失去的30年-平成日本经济史
世界瞬息万变,要想保住原来的位置,就要不断前行,一刻也不能停下。然而日本却一直止步不前,因此也没能保住原来的位置。这也验证了美国生物学家范·瓦伦的红皇后假说[1]。
1997年,马丁·马利亚(Martin Malia)出版了《苏联的悲剧》一书。书中提到,70年间发生了很多惨剧,国家成了一片废墟。人们从一片废墟的噩梦中觉醒了。
1988年,日本国土厅公布的《国土利用白皮书》指出,“以东京附近为中心的土地价格上涨是由实际需求引起的”。也就是说,这份白皮书认为,土地价格上涨并非投机导致,而是土地需求大于供给引起的必然现象。这相当于政府为土地价格高涨做了权威保证。
除了地价的异常上涨,股价也在不断上涨。1983年,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,到了1987年10月涨到26 600日元,在1989年末达到38 915日元,日经平均股价呈持续上涨趋势,甚至有人预测,日经平均股价有可能会达到6万多日元。
当时,日本的股票市值是美国的1.5倍,占全球股票市值的45%。日本电信公司NTT的股票市值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(AT&T)、IBM、埃克森、通用电气(GE)、通用汽车(GM)几个公司加起来还要高,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比美国所有证券公司加起来还要高。如今回想起来,这简直是难以置信。
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商业动态统计显示,日本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从1989年的10.5万亿日元增加到1997年的11.1万亿日元。销售额持续下降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。由此可以推测出,“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五年多时间里,‘泡沫性’的企业消费还在持续”。
百货商店产业的发展开始明显衰败并进行产业重组,是在泡沫经济崩溃十多年后的2000年。
20世纪80年代初期,一种叫作MS-DOS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诞生了。但是,要想会使用必须要读厚厚的说明书。我只记了一些基本的指令,之后就交给我的研究生学生们了。现在看来这确实是正确的应对方法,因为现在即使记着MS-DOS的指令,也没有任何用处了。
在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时期,EIE通过开发高尔夫球场获得巨额利润,并开始开发海外度假胜地。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成为EIE的主要银行,一直在给EIE提供资金。
1991年年末,EIE的资产已经超过了6000亿日元,整个EIE所在集团的资产超过1万亿日元。这一数值,是能与老牌不动产公司三菱地产比肩的数字。三菱地产的资产也就1.7985万亿日元。
但是,问题在于这些资产的具体项目。这1万亿日元中,有6027亿日元是借来的,因此光是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有400亿日元。
另外,EIE的销售额只有几十亿日元。这俨然就是一个“空中楼阁”,因为如果其持有的资产不能连续升值,那么它就根本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营。
泡沫经济崩溃后,这个“空中楼阁”很快就垮塌了。曾经在泡沫经济时期,卖到3000万日元的皇家草甸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权益,在泡沫经济崩溃后,暴跌至数十万日元。
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
2011年3月11日,日本当地时间14点46分,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.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。
当天,我在早稻田大学日本桥校区接受了一家报纸的采访。采访结束后,我走在走廊里,忽然感觉到教学楼剧烈地摇晃,震感大到仿佛要将人从窗户扔出去一样。
地震和海啸导致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。
地震后,1~3号机的所有反应堆自动停止了。地震引发了电源故障,导致机组失去了外部供电,但还是成功启动了应急柴油发电机。地震发生约50分钟之后,海啸袭击了核电站,设置在地下室的应急柴油发电机淹没在水中而停止运行。
因此,水泵无法运行,不能继续向堆芯和乏燃料池注入冷却水,也就不能带走核燃料的热量。由于核燃料在停堆后仍然会产生巨大的衰变热,如果不继续注水,堆芯内就会开始空烧。最终,核燃料会因自身放热而熔化。
在1~3号机中,由于燃料组件的包壳熔化,包壳中的燃料颗粒落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底部,形成了堆芯熔毁。
另外,1~3号机熔毁的堆芯向反应堆、汽轮机厂房内释放了大量氢气,导致1、3、4号机发生了氢气爆炸,厂房和周围的设施被严重损坏。
事故中的一系列事件在周围环境中泄漏了大量放射性物质。有专家推测该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12%~15%左右。事故周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污染,约有15万周边居民撤离。
这起事故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(INES)中被分类为最严重的7级(特大事故),达到了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泄漏事故相同的等级。